孩子的社会行为产生及发展时期的表现
发布时间:2013-05-30 00:00:00点击量:119
郑州启乐园于2005年5月正式成立,河南省首家感统训练中心,前身是小海龟感统训练中心。于2008年开设学前教育常规课程,聘请师范大学毕业的专业教师,以“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让家长满意放心”为中心宗旨,崇尚“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潜心教育研究,创出了独特的感统学习能力提升训练系统、注意力训练系统、创意思维训练系统等,引进国际先进的感觉统合训练理念和价值50万元的数码听觉统合训练仪。启乐园拥有国家著名专家顾问团队,雄厚的专业师资人才,科学的教学理念,经过七年的发展壮大,启乐园成为郑州幼小衔接、感统、学能训练第一品牌。
经过多位专家的和教育机构的研究发现,孩子的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形成是在6~11岁这个阶段。孩子的这个时期是一个非常喜欢组织小团体的年龄。一帮已经是朋友的小家伙可能会决定成立一个秘密的俱乐部。
他们会十分投入地制作会员徽章,商定会议地点(他们很喜欢隐蔽的地方)和起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他们可能从来都弄不明白什么叫做秘密,但这种保密的意识可能表现出他们的一种愿望。他们可能想证明,如果没有大人的干涉和其他听话孩子的妨碍,他们是能够主宰自己的。当孩子努力表现成熟的时候,父母应该让他们跟那些有同样愿望的孩子在一起。
然后,他们就会联合起来排斥别人或者捉弄别人。对成年人来说,这种行为听起来似乎很狂妄也很残忍,但那只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更讲究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而孩子则是凭着本能去组织他们的群体生活。这是我们的文明向前发展的一种动力。然而,这种拉帮结派的自然倾向也带有一定的破坏性,容易导致残酷的捉弄,甚至是身体的攻击。这时就需要父母和老师的介入了。 孩子11岁左右时就到了上中学的年龄,他们对归属感的要求也会变得十分强烈。
紧密的伙伴关系或者小团体的组织,可以让他们自主地决定接纳谁或者排斥谁。好看的外表、运动方面的特长或者学习成绩优异、有钱、时髦的打扮、风趣的谈吐——所有这些都是被接纳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孩子任何条件都不具备,他就可能被大家完全孤立起来,从而陷入一种孤单而又痛苦的境地。一个既有同情心又懂得技巧的教师或者辅导员有时能够帮助孩子改变这种处境,而在上学以外的时间,心理学家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也可以帮助孩子掌握必要的社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