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12-10-16 00:00:00点击量:166
语言的发展
人类的语言能力,包括发声,词汇认知,组织语言逻辑、交谈、认
字、阅读、书写等。这些能力类的皮肤触觉、前庭感觉和运动企划能
力有密切关系。
注意力的发展
前庭感觉不佳的孩子,常易受来自地心引力干扰,难以维持内在平
衡,大脑保持清晰的觉状力出现障碍。从而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
中。统不健全,肌肉张力会不足,使人很容易疲劳,常坐姿不正,注
意力涣散。
情绪发展
前庭功能不良,会产生视觉空间判断的障碍,重力感的孩子,无法
判断距离和方向,因而常常感受和不安全感、易伤心、生气、过度兴
奋。
触觉防过当的孩子常易受各种触觉的干扰,故情绪不稳定。触觉
依赖的孩子,在得,有不安全感,沮丧等情绪。
自尊能力
感觉统合失常的孩子,会因各种能力的不足障碍,而经常遭遇挫
折,丧失自信心,加上其不佳表现遭到批评和责难,更使期自信心受
挫。由于感觉统合学常而发生注意力障碍,情绪障碍和人际关系不佳的
孩子,更因为难以顺利完成有目的的任务。无法控制情绪,得不到需要
的人际支持。使自尊能力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人际关系
前庭感觉不良,会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的,常无法判断距离和方
向,在人多的地主,常有迷失觉,出会因太靠近人或碰撞他人,而造成
人际关系严重不良。
触沉防御过当的孩子,对正常、轻衡的触觉过于敏感,常有过分的
反应,导致这些孩子易与人人际关系很差。
学业成就
感觉统合失常的孩子,不仅因为学习的基本不足和注意力缺失而致
学习成绩不佳。更为严重这些孩子,在生命中最重要阶段(0—12)岁
将因严重的挫折,造成性情上或习惯上害怕学习和的态度,可能影响到
他一辈子的生活。
学习障碍训练是以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认知能力为核心内容
的训练,它以个别化的教育方案(IEP)为特点,即在心理评估的基
础上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并根据训练的实施情况,及时
调整训练方案。学习能力主要指的是人的认知能力,如语言的运用和掌
握的能力,读写能力,数学运算及推理的能力。许多儿童智力正常,但
由于读写落后(语音意识落后)而导致记字困难重重,阅读能力低下,
从而影响了整个学习成绩。如果不解决这一问题,一味强调补课,是无
法提高学习成绩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必须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如
读写能力训练必须使用大量文字和阅读材料,数学能力的提高必须使用
逻辑推理和数学思维训练。
而感觉统合则是侧重运动能力的一种训练,是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
的一种理论,它强调人的感觉动作,包括前庭器官,对于学习的作用。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有心理学家对感觉统合理论的训练进行了总结性
研究,发现总体上感觉统合训练与学习成绩的提高无关。也有的家长
说,训练感觉统合后,孩子饭量上去了,成绩下来了。如果说训练感觉
动作能够解决学习成绩问题,那么,体育活动出色的孩子不都是学习尖
子了吗?
根据我们的经验,被诊断为学习能力落后的儿童中,有些伴随着感
觉动作的落后,有些则不伴随。绝大部分注意力或者阅读有问题的孩
子,并没有出现感觉动作落后,他们会跳绳拍球,但读写不行。两者的
主要区别概括如下:
学习障碍训练
1、针对听说读写困难者
2、主要内容为阅读、计算写作、听讲能力
3、个别化教育方案,由一个教师对1-2个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教育辅导。
4、重视内部的认知过程和高级和思维过程及学习的操作能力的改进。
5、对训练教师要求高。
6.难度大,需要不断地修正原有的教育方案
7、与成绩的提高相关高
8、受现代认知心理学指导
感觉统合训练
1、针对感觉运动落后者
2、主要内容为平衡、翻滚、肌肉动作能力
3、由一个教师对10个以上学生进行同样的动作训练,如滑板等
4、注重外部的运动能力身体协调能力改进。
5、对教师要求低,可在家进行训练。
6、难度低,只做规定动作。
7、与成绩的提高相关低
8、受传统的行为主义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