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371-63588809

启乐园专家带大家认识自闭症
发布时间:2012-09-21 00:00:00点击量:234
  自闭症状行为主要表现
  
  一、人际关系障碍
  
  没有依恋行为: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不粘人,(不会像一般孩子一样缠着大人不放,喜欢大人抱他、逗他、陪他玩)。有人形容他们把父母视为“生活的工具”,要吃什么东西才去拉妈妈的手,(而不是“情感对象”)平常没事就不理妈妈。
  
  对亲人和生人的反应没有很大的差别:看到妈妈来了,爸爸下班了,不会表现出特别高兴,常常是没有什么反应;看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不认生。〖对人际关系不感兴趣〗对团体游戏活动不感兴趣,很少主动找人玩,很少主动参与一群人的交谈,也很少能和他人维持真正持久的友谊。随年龄增长,有些会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但仍表现出对“人”不感兴趣的特征。
  
  二、沟通障碍
  
  语言沟通障碍: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发育迟缓。许多家长之所以带孩子到医院,就是因为“几岁了,还不会说话。”主要表现还有: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说个别字词、而不说完整的句子;仿说现象明显,如背诵诗歌、广告词,或重复他人的问题;难以交谈,如被动回答,答非所问,重复提问,话题单一;人称代词错用,常常是不用人称代词,“我”与“你”混淆。
  
  非语言沟通障碍:不使用眼神传达信息或感情,眼光常飘忽不定;不会用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与妈妈或其他人交流。
  
  三、刻板行为
  
  对人、物的固定反应: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
  
  日常生活中有固定的仪式: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
  
  自我刺激: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例如:斜眼看人,走路踮脚尖,玩自己的声音(叫、笑、自言自语)用手摸嘴唇、耳朵或其他身体部位,玩手指、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原地转圈等。
  
  四、对外界反应异常
  
  反应过弱:很多孤独症的父母形容孩子“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因而有过带孩子去看耳鼻喉科的经历。他们常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已,若无其事的样子,好象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发生的事情沾染不到他们。
  
  反应过强:也有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小的改变,以及一般人不以为然的小刺激,他们却有很强烈的反应,如用双手捂住耳朵,好象能听到旁人感觉不到的声音刺激,也有人对某些气味、色彩、形状、质感等反应过于兴奋或恐惧。
  
  您认真注意过您孩子的这些行为吗?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主要出现在十二岁以下的儿童时期,是很多家长都非常担心的一种疾病。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是现在很多人关心的一个话题,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这是人们常问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前庭功能不良,会出现视觉空间判断的障碍。缺乏重力感的孩子,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因而常常有恐惧感和不安全感,易伤心、生气、兴奋过度。
  *前庭功能不健全,肌肉张力会不足,使人很容易疲倦,孩子常坐姿不正,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
  *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词不达意,语言表达困难等。
  视觉感不良
  *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
  *写字时偏旁部首部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听觉感不良
  *听觉过滤能力差的孩子,无法适当过滤环境中不重要的听觉刺激,所以常被不重要的或不相干的听觉刺激所干扰,导致注意力分散。
  *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拉四。
  *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
  *触觉防御过当的孩子,常常如惊弓之鸟,任何细微的刺激都会引起反应,忙于应付各种触觉刺激,而无法集中注意力。
  *对正常、细微的触觉刺激过于敏感,常有过分的反应,导致这些孩子易与人冲突,人际关系很差。
  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
  *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
  *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本体感受失调
  *本体感不良的孩子,会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的现象在人多的地方,常有迷失的感觉,也会因太靠近人或碰撞他人,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严重不良。
  动作协调不良
  *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精细动作不良
  *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儿童学习和交往的障碍,尽管这样的儿童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的协调性差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影响言语表达、影响人际交往,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生活、运动,也影响人际关系,防碍正常的成长发育。
  
  
  孩子喜欢独自玩耍警惕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神经系统疾病。
  
  患病儿童三岁前会表现出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迟缓,不愿与人交流,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多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有明显障碍,兴趣狭隘、行为刻板,严重的还会有自残或暴力倾向。
  
  由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和多基因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围产期并发症等精神因素有关),减少孤独症危害的最好办法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