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郑州启乐园感统训练班(幼小衔接)
学生姓名:迪迪
性别:女
年龄:6岁
【案例】
“老师,西西打我了。”“老师,他在玩铅笔。”“老师,他没坐好。”“老师,我不想跟他玩。”“老师,他们不跟我玩。”每天这样的话,迪迪都会跟我说很多遍,即使其他人的行为是正确的,迪迪也习惯性的告诉老师小朋友有怎样怎样不好的表现。孩子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固然好,但是总是过于关注他人、总是直接指出其他小朋友的错误久而久之就会对她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的形成造成影响。因此我们针对孩子现在的实际情况,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感统训练。
【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孩子告状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对是非不能很好的判断。孩子们头脑里的那些概念是单纯的,那些幼稚的道德观念,是在家庭、幼儿园集体生活环境中,以及父母和身边人身体力行的熏陶中形成的,与他们平时所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禁止”“许可”有密切关系;可能在平时的生活中,为了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家长总是会告诉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给的都是听觉上的信息刺激,没有真正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所以,在孩子的意识里,就会习惯性认为,“不好”或“不能”的那些表现看到就要直接批评或说明。
“好”就是经常得到父母、老师的许可和表扬的事情;“坏”的就是那些经常招来斥责、惩罚和不受宠爱的事情。
所以,孩子们很在意父母、老师对自己行为的态度,不管是赞许还是谴责、肯定还是否定,都成了孩子们判断是非曲直、善恶好坏的最高标准。找到了迪迪这一表现产生的原因,我决定采用行为消失法来促进迪迪好行为习惯的产生。
【措施】
综上所述及我们在校的观察,更重要的是对于家庭情况、教育模式的具体了解,我们模拟了很多情景来引导孩子!更加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大量的感统训练,来使孩子的感官达到统合一致,对认知理解、心智发展、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1、在迪迪再出现告状行为的时候,老师要分析好迪告状的行为,如果是谎报要及时指出错误;如果误报,在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前提下,纠正她的错误行为。
2、在这行为消失法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负强化,即老师不要表扬她的告状行为。
3、在日常生活中,多组织幼儿看动画片、听故事、看电影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从而丰富孩子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
4、组织孩子通过谈话等形式,讲一些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孩子自己来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其独立处事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进而减少孩子的告状行为(如:当有孩子告状说:“老师,××把垃圾扔到地上了。”这时老师应不失时机地表扬他热爱班集体,同时可以给他一些建议:有没有比打告状(直接说穿他人)更好的办法?比如,鼓励他和对方一起把垃圾捡起来。诸如此类,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孩子逐渐会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也让孩子体会到这样解决问题的效果要好于直接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