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的动作语言中流漏出感统失调问题
发布时间:2012-10-06 00:00:00点击量:286
如果孩子是通过他的表情、情绪、动作与你交流,你能听得懂吗?如果你能够自信观察、认真倾听,你就能读懂他的动作语言背后的很多信息—比如感统失调问题。特别是孩子的很多问题不是孩子直接告诉家长的,而是家长平时从孩子的举动中发现的。
感统失调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也就是说,感统失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病。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问题,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可能直接引发生活、学习、注意力等方面的问题。
如果孩子有以下动作语言可能是在想你表达孩子感觉统合功能需多加关注的信息。
1、动作笨拙、不协调、不会爬、较晚学会走路或常跌倒、绊倒自己的脚;
2、不喜欢别人的拥抱、触摸、不喜欢洗头理发;
3、对刺激过度敏感。如去人多的地方、光线强的地方孩子会过度兴奋,有声音的情况下不能专心等等;
4、对感觉刺激的敏感度过低,对各种感觉刺激反应慢,当跌倒或小受伤时不会觉得疼痛或一点点痛等;
5、坐椅子经常跌下来;
6、常碰掉桌子上摆放的物品;
7、容易受干扰、分心,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8、活动量过高动个不停或活动量过低动作缓慢;
9、语言发展迟缓或口齿不清;
10、精细动作协调性不佳;
11、大运动不足,如不会跳绳或双脚跳;
12、缺乏自信易遭受挫折,容易发脾气;
感觉统合是从孩子身体根本解决孩子各项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就像中药一样服用之后,调理根本。当发现孩子有类似感统失调现象不必紧张,对于孩子来说,本身就处于感统能力不断整合和完善的阶段,但如果孩子的上述肢体语言较明显和突出时,家长就应多关注孩子的感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