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简称“感统”,是指大脑将各种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做出正确的应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它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A.J. Ayres,据神经生理学理论研究系统提出的。
感觉统合失调,顾名思义就是大脑对视、听、触、味、嗅等感官传回来的刺激信号处理不当,在某些环节中出现障碍,大脑各个感觉功能区配合不好不够高效,运转不够顺畅,各环节也不够协调,那么信息的处理和综合就不够迅速,导致个体的行为动作不够协调,这种现象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
之所以会出现感统失调,主要是2个原因:
1、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导致的感知觉信号传递路径不畅;就是发生在信号传统到大脑的过程中,通路不畅,多是先天因素(比如遗传、孕期药物和疾病影响)或者后天因素导致(比如发烧、药物等等)
2、环境的刺激不够。只有提供了丰富刺激的外部环境,神经系统才能输入多种多样的刺激信号,大脑才有机会进行感觉统合的协作练习,感统才能在诸多的练习当中走向协调。简单的说,就是对大脑的训练不够导致的,包括语言的交流(影响听觉)、颜色刺激(影响视觉)、抚触(触觉,也是最常见的)、运动(影响平衡觉和本体觉,也就是前庭功能平衡功能和大脑控制肌肉运动的本体功能)。
感觉运动方面的障碍会阻碍儿童发展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因此感知觉运动方面的训练是推动儿童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感统训练便是被广泛运用的干预方式。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5岁的航航(化名)患有中度孤独症。根据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二版(WISC-R),测试智商为 69分。自2022年6月起,航航开始进行感统训练,每周5节课。
开始训练时,航航不配合教师的指令,身体动作不协调。在粗大动作方面,稍微跑快点就会跌倒,可以蹲,双腿不会跳;在精细动作方面,必须用五根手指才能抓一颗花生米。航航最喜欢上的是音乐课,可以集中较长时间的注意力聆听课堂内容。
根据航航的特点,训练师为他制定了短期康复目标,主要分为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两个方面。
通过骑脚踏车、捏玩偶等活动提升航航的粗大动作能力,改善伸直张力及屈曲张力,提升肌肉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通过撕图片的活动提升航航的精细动作能力;通过扔沙包的活动锻炼航航将精细动作与粗大动作紧密配合使用。
航航进行感统训练
经过八周训练,航航的各项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粗大动作方面,航航可以独自骑脚踏车而不掉下来,能在训练师的辅助下完成更多高难度的组合训练。在精细动作方面,航航可以顺利完成用手把白纸撕成长条的任务,并且能在钢琴上弹奏出简单的乐曲。
感统训练是严谨且复杂的,训练师要经过多样的专业评估、多方信息搜集后,才能设计适合患儿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感统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靠机构里短暂的训练时间是不能巩固与泛化干预效果的,需要父母、学校、社会等多方联动支持,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