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371-63588809

【郑州启乐园感统】90%父母都会弄错的感统误区:体育运动不等于感统训练!
发布时间:2025-02-08 11:10:39点击量:56

感觉统合是人类的本能,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帮助孩子把身体一切能力发展的根基,用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打造好。这样才能在成长过程中,可以客观、理智、轻松、愉快地面对一切人事物,创造出属于自己轻松、美好的人生。


严格的说,感统失调并不是病,对于感统失调的孩子,只要采取有效的感觉统合的方法训练,都是可以预防和改善感统失调。

1.jpg

然而,很多家长不了解感觉统合是什么,一直把感统训练当成是一种简单的体能训练,导致很多感觉统合的孩子未能够在黄金时期就得到专业的帮助。


有些家长总是安慰自己,“我们以前不做感统训练,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吗?”、“感统训练不就是体育运动吗?带孩子多跑步多玩球不就行了?”

2.jpg

直到孩子上小学后无法正常上课、无法应对一般功课时,家长们才开始焦虑起来。


今天,要告诉大家,感统训练绝非普通的运动。感统训练虽然是以运动的形式进行,但它并非是一般的体育运动可比的。



01

感统训练跟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感统训练是通过针对性强、刺激力度恰当的足量身体感官刺激活动,来促进大脑形成新的网络连结,以便更加完善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展现出更良好的生命状态、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


感统训练强调针对性,因人而异,需要专业测评后根据个案身体能力发展水平、心理状态、能量高低等来设定训练方案。

3.jpg

体育运动则不然,以游泳为例,游泳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对孩子前庭觉、双侧协调以及触觉训练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一旦孩子适应了水里的环境,对多重感官的刺激就会变得非常小了,因为感觉相对单一,不够多元化。


游泳只能算是感统训练中的一小部分,要想让孩子真正做到感觉统合,那还是需要丰富多元的感觉刺激,让孩子感受多种体位、角度、高度、速度等的不同变化,才能持续刺激多种感官不断统合,最终才能真正成就一个感统棒的超龄儿童。

4.jpg

02

体育运动不能代替感统训练


所以,运动并不能代替感统训练!


对于身体平衡控制不好的孩子,需要多角度的刺激前庭觉才能改善平衡情况。如果只是游泳或者跑步,或做单一运动,帮助不大。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无法给予孩子提供针对性的训练。


对于重力感严重不足的孩子,身体协调差,一跑就累——跑步这项运动不适合他;视觉空间感差,一上自行车就恐高,动弹不得——骑车不适合他;手眼协调不好,无法准确接球——乒乓球不适合他。

家长如果不懂感觉统合理论,就无法理解孩子的“做不到”,甚至会认为“就是不会才要练,练久了就会”而强迫孩子去做,给孩子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


总之,感觉统合训练不同于一般的体能活动或游戏。它是个别化、针对性强的、促进身体神经系统完善的能力开发活动,必须经过教育、心理和生理三方信息整合的专业测评后,根据测评结果才能进行有效性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