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并不是感统失调,两者是不同的疾病。
多动症(ADHD,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与年龄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行为多动和情绪冲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ADHD的三大核心症状为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
据《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多动症患病率为6.26%,高于国际上平均5%的患病率,并且还在逐年上升。
一、多动症主要的表现为:
如图所示,这些就是感觉统合,简称“感统”: 感统失调是指感觉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了感觉处理和整合的问题。感统失调的症状包括过敏、不适应、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跟不上,难融入正常的学校和社会生活等,具体表现为: 国际疾病分标准(ICD-10)和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不认为感统失调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只是某些发育障碍疾病的伴发症状,比如多动症。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以下是两者的核心区别: 1、从年龄上来区别,6岁前的孩子,户外运动比较少,感官刺激不够,感统失调可能性比较大;病症持续6个月/以上、发病在12岁以前、至少两种以上场合 (学校、游乐场、家中) 明显对社交、学校表现有不良影响、排除其他精神疾病,ADHD的可能性比较大。二、什么是感觉失调?
感觉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
三、如何区分感统失调和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