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对个体经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等多种感觉通道所接收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据此作出适当反应的过程,这一机制构成了个体日常生活与学习活动的基石。该理论最初由美国加州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博士爱尔丝提出,历经长时间的实践验证与不断精进,现已发展成为一套专为现代儿童设计的基础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感统失调并非个别孩子的特有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现象,影响着超过30%的儿童。当大脑无法有效控制和整合来自身体各器官的信息时,长期以往会导致各种障碍,对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实际上,几乎所有孩子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幸运的是,在12岁之前进行专业的感觉统合训练,能够较为容易地帮助孩子纠正这一问题。然而,一旦错过这个年龄窗口,改变的难度将显著增加。
感统失调可能对儿童的行为模式及学习能力造成显著影响。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以下迹象或症状,可能意味着他们需要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来进行改善: 1.触觉敏感:孩子可能反感身体接触,或不喜欢特定材质的衣物。 2.着装与饮食偏好:孩子可能对紧身衣物或衣物标签感到极度不适,对食物的味道或质地有特别挑剔的表现。 3.运动协调障碍:在行走、奔跑、跳跃、投掷或骑行时显得不够灵活或笨拙。 4.平衡感不佳:难以维持稳定的站立或行走,对楼梯或攀爬活动感到恐惧。 5.空间感知问题:经常碰撞物体或行走不稳,无法准确判断自身位置。 6.过度活动或焦虑:孩子可能难以保持静止,或在兴奋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或过度活跃。 7.注意力分散:难以专注于任务,易受外界干扰。 8.学习或语言障碍:在阅读、写作、数学或语言表达方面遇到挑战。 9.肌肉张力低下:肌肉力量不足,不愿或不能参与需要一定肌肉力量的活动。 若您注意到孩子出现了上述部分症状,并且这些问题开始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或学业表现,请及时考虑寻求专业帮助。 对于没有感统失调的孩子,进行感统训练同样具有积极意义,感统训练是一种促进孩子有效控制和调节感觉信息,对各种刺激做出恰当反应的方法。它不仅能帮助提升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包括平衡协调能力、行为能力、组织控制能力、学习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还能直接刺激孩子脑干层次的细胞,进一步协调和发展其神经系统的组织及整合功能。即便您的孩子目前并未表现出感统失调的迹象,进行适量的感统训练依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因为感觉统统合不仅可以进行补差,还能进行培优,这样的训练可以为孩子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助力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更加稳健地前行。 感统训练方法丰富多样,涵盖了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觉训练、弹跳训练、固有平衡训练以及本体感训练等多个方面。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家长可以选择不同的感统训练器材和方法。 1. 平衡走 利用一块宽10公分、长2米左右的木板,让孩子在上面行走,以锻炼其胆量和平衡能力。 2. 蹦蹦跳 让孩子在家中使用羊角球进行跳跃,有助于提升前庭平衡觉和弹跳能力。 3. 滚毯子 让孩子平躺在垫子上,伸直胳膊滚动,每天每次约5分钟,有助于促进触觉发展和身体协调性。 4. 掷球: 让孩子趴在地上,向墙上推球并接回,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本体感。 5 .刷子脱敏: 使用刷子轻轻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部位,逐渐过渡到手心,以减少触觉防御,增强肌肤的接触刺激。 6. 转椅游戏 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旋转椅子,逐渐加快速度,以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7. 照镜子游戏 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家长做出动作让孩子模仿,有助于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8. 鞋子走路 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特定路线或脚印前进或侧向行走,以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和计划动作的能力。 当然如果孩子的问题较为严重,简单的家庭游戏还是缺乏针对性的,家长们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耐心探寻其背后的真正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带孩子到专业的感统训练机构进行测评,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案,它能帮助家长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需求与问题所在,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帮助计划,助力孩子全面提升各项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