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371-63588809

【郑州启乐园感统】对于感统失调的儿童,家长可以做哪些调整?
发布时间:2025-03-29 14:33:22点击量:16

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简称,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感统失调,是指一个人不能对信息进行正常的整合,不能做出恰当反应,简单来说就是大脑功能失调了,大脑没法统一身体其他部位完成各个指令。


565.jpg


感统失调对孩子的影响



前庭觉失调,注意力不集中

前庭觉主要是接收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的信息,并做过滤及辨别,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至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因此,对于入学后视听性质的学习,前庭觉影响最大。前庭觉失调的孩子,上学后往往好动不安,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本体觉失调,孩子缺乏自信心

本体失调的孩子,往往会造成坐姿不端正,写字慢,容易颠倒,容易写出格,精细动作不良,手工能力差,肢体动作不协调,唱歌经常跑调,不喜欢体育课和音乐课。由于孩子总是顾忌身体如何行动,手脚不灵活,因此心情经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缺乏自信。


触觉失调,社交能力受限

触觉敏感的孩子因为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变化影响,往往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紧张爱哭,害怕去人多的地方,甚至不愿上学,性格孤僻。而触觉迟钝的孩子可能因为对疼痛无感或者感知较弱,会无意识地打人,有攻击性而缺乏朋友,在学校里时常处于孤立的状态,孩子的社交能力受限。


视知觉失调,阅读、书写质量受影响

视知觉不良的孩子,阅读速度慢,经常漏字跳字,错行,写字偏旁部首容易写反,抄错题等,也就是老师眼中的“马虎大意”。


听知觉失调,学习信息接收不良

听知觉失调的孩子,经常丢三落四,记不住课堂重点,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就是老师经常说的“听而不闻”,在这样的信息接收前提下,孩子的学习效果可见一斑。



感统失调是一种疾病吗?

感统失调是一种症状,隐藏在失调背后可能是儿童心理行为方面的疾病。比如患有多动注意缺陷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儿童,常常会伴有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因此儿童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感统失调来解释。

家长能做些什么呢?

1.加强亲子互动

很多家长表示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但是再没时间,也要挤出时间来陪孩子,尤其是爸爸们。大部分对感统能力有帮助的体能活动,妈妈们一个人搞不定。而且孩子需要跟爸爸互动,来获得更多性格上的正向影响。体能激活、跟爸爸一起玩的交互经验,对于孩子感统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很多时候,你跟孩子玩什么和怎么玩都不是特别重要,你只要跟他玩,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鼓励探索

今天的孩子,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被保护得太好。建议家长给孩子寻找这样的机会:足够大的空间、足够多的元素、足够多的时间去探索。三个足够都是核心关键词,空间小了就没有探索的半径,元素少了孩子就觉得没意思,时间短了孩子会觉得不尽兴。很多着急的家长,催着赶着孩子“玩儿一会就走”,这样的约束,怎么让孩子好好探索呢?


344.jpg


3.不过分焦虑

家长不应该成为传达焦虑的人。你觉得孩子“感统失调”,那你怎么看他都觉得有问题。你对这事儿一焦虑,孩子也会觉得自己多多少少有点问题。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没问题也变得有问题。孩子的事情无小事,但很多时候,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严重与不可挽回。


4.参加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


如果孩子感统失调比较严重,需要康复训练。家长应该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