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371-63588809

【郑州启乐园感统】【感统科普】提升孩子阅读流畅性:应对加字、跳字、错字的策略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5-04-03 15:41:58点击量:22


阅读,作为学习的基石,对每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它不仅是知识获取的途径,更是促进大脑发育、深化认知能力及促进社会化的关键过程。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孩子在进入小学阶段时,遭遇了阅读上的挑战。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跳过行、遗漏单词、重复阅读、逐字阅读,或者阅读速度缓慢。此外,他们可能难以正确地断字、断句、合理停顿,甚至容易混淆形状相似或发音相同的字。

面对这些情况,孩子们在理解文字、完成作业以及考试时,往往会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且容易出错,导致阅读成绩不尽如人意。


13213.jpg

如果你的孩子正面临这些问题,这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他们可能遇到了一定程度的阅读障碍。阅读障碍是一种影响词汇识别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和教育者需要提高警觉,及时识别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克服阅读上的困难,让他们能够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和知识。




什么是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亦称为读写障碍(dyslexia),是一种即使智力正常,个体在阅读上仍会遇到困难的情况。受影响的个体程度各异,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拼写、快速阅读、书写、默读、朗读发音以及阅读理解等方面的挑战。这些困难是内在的,但读写障碍者依然拥有强烈的学习愿望。

根据2014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中国大陆地区疑似读写障碍的发生率约为11%,这意味着目前有超过1000万小学生可能正遭受读写障碍的困扰。其他数据也显示,每五人中就有一人表现出轻度症状,患病率可能高达20%。


123.jpg

尽管如此,公众对读写障碍的认识度不足1%,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认知度明显偏低。

目前,官方尚未为读写障碍的学生及其家庭提供特定和适当的支持,这与对其他类型障碍者(如视障或肢体残障者)的支持相比,显得远远不够。此外,由于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读写障碍了解不足,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也难以为这些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需要提高社会对读写障碍的认识,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以便他们能够识别并支持有读写障碍的学生。同时,也需要政策层面的支持,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阅读障碍的表现

英国读写障碍协会指出,小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常常遇到挑战,他们可能会写错字,或者容易混淆那些形状相似或发音相近的字。这些孩子往往肌肉协调能力较弱,这导致他们在握笔时感到困难,他们的作业本上常常布满了擦改的痕迹。

在阅读方面,这些孩子通常对朗读文章感到不情愿,他们可能会读错字或出现跳读现象。要他们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关键点,就显得更加具有挑战性。


读写障碍阅读行为表征:

01

在阅读时,难以迅速识别并抓住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02

作文或造句时,虽然能够勉强表达意思,但语法上常出现错误。
03

书写能力明显不如口语表达流畅。
04

在自我检查作业时,往往难以发现错误。
05

对文字的理解能力通常不如对口语的理解能力。
06

在进行句子重组等练习时感到困难。
07

有些词汇在口语交流中能够自如使用,但在书写时却不知道如何表达。
08

写作时思维组织混乱,难以条理清晰地表达

575775.jpg
读写障碍书写行为表征:

01

书写时容易出现笔画遗漏或错误,如将“互相”误写为“互香”,“颗粒”误写为“颗利”。
02

出现镜像字或反字现象,即书写时字的左右部分颠倒或部首位置错误,严重时甚至写成完全镜像的字。
03

书写时需要逐笔观察,导致书写速度缓慢。
04

抄写时比一般学生需要更长的时间。
05

字体较大、超出格子、笔迹较重,书写显得费力。
06

在书写时字体大小不一,缺乏结构感和间架比例。



关于阅读障碍成因的基本认识

阅读障碍的成因复杂多样,每个受影响的儿童都有其独特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源自字词解码的困难,即儿童在识别和理解简单字词时存在障碍;或是阅读理解障碍,即尽管字词认知正常,但在理解整篇文章时却遭遇难题;还可能是阅读理解元认知的缺陷,表现为缺乏有效的阅读监控策略或方法。此外,研究还指出,部分阅读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

当前,关于读写障碍的理论解释中,两种观点尤为突出。随着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和事件相关电位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家们对阅读障碍的脑神经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两种理论的支持者均能在脑神经层面找到相应的证据支持。


640.webp (3).png

首先,语音缺陷理论强调,阅读障碍者在处理言语信息时存在表征和加工上的障碍。这一理论的核心是语音缺陷假设,它指出阅读困难者在接收如“lan”这样的言语信息时,难以将其有效保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进一步分割成更小的语音单位(如“l”和“an”)。此外,这类儿童在利用语音编码方式储存言语信息时也面临困难。

另一方面,一般感知觉缺陷理论则认为,阅读障碍者的视觉和听觉加工能力存在缺陷,这源于大细胞系统的异常。在视觉方面,表现为视知觉能力的不足,如视觉分辨和追踪能力低下,导致儿童难以区分相似字(如“今”和“令”)或在阅读时眼球扫视不顺畅,进而引发读错字、加字漏字、跳行及阅读速度缓慢等问题。而在听觉方面,听知觉能力的落后则可能导致儿童“读而不闻,读而不懂”的现象。



阅读障碍如何改善

1.

提升视觉和听觉加工能力

通过专门的训练活动,如视觉追踪练习、听觉辨别游戏等,增强孩子的视觉分辨能力和听觉敏感度,从而改善其信息处理能力。

2.

运用多感官教学法

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如通过动画、音频、实物等多种媒介让孩子识字、认字及默字,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3.

家长伴读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家长应多花时间陪伴孩子阅读,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

基础字词教学

从最简单的文字基本笔划、笔顺开始教起,逐步介绍汉字的结构和形声字的规律,帮助孩子建立扎实的文字基础。

5.

鼓励出声阅读:

出声阅读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感知语言的节奏和语调,同时也能帮助他们自我检测发音是否准确,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6.

泛读与精读结合

泛读时选择适合孩子能力、有趣且易于理解的书籍,重在扩展词汇量和阅读广度;精读时则选择孩子喜欢的书籍,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通过圈划生字、词语、做批注等方式提升阅读深度和理解能力。

7.

带着问题阅读

在阅读前或阅读中设置问题,引导孩子边读边思考,这样不仅能提高阅读的专注度,还能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8.

家长的支持与耐心

面对读写困难的孩子,家长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支持和耐心。理解孩子的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并与孩子一起努力克服挑战。

9.

专业的感统训练

阅读障碍可以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进行改善,主要基于感统训练能够提升个体的基本感知和整合能力,进而促进神经系统的功能优化,这对于改善阅读障碍具有积极作用。

感觉统合是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我们一定要科学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各种表现,帮助孩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