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371-63588809

【郑州启乐园感统】高考时才懂:决定考场发挥的,是孩子从小练就的感统能力!
发布时间:2025-08-11 18:39:11点击量:39


又是一年高考季,考场内学生笔尖沙沙作响,全神贯注的审题作答;考场外家长踮脚向内张望,目光里满是期待。


这场“人生转折点”的考试不仅是比谁记得多、写得快,更是考验大脑在高压环境下的信息处理能力。


图片


他们或许还没意识到:小时候玩过的秋千、滑过的滑梯等,这些看似普通的童年游戏体验,实则是感统能力的早期训练,悄悄锻造了关键感统能力,让他们在考场上能够稳定发挥——

01

前庭觉

小时候经常玩旋转木马、平衡木的孩子,对前庭的刺激较强,平衡和空间感知能力也就比较好。


图片


可以自动过滤背景的干扰信息,帮助他们忽略考场上的翻卷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题目当中。


当孩子们长时间低头审题时,前庭系统能够帮助维持身体和视觉的稳定,防止出现阅读跳行、漏字等问题。


02

本体觉

考场上连续好几个小时的书写,离不开本体觉的调控;坐姿的维持、手部动作的协调以及握笔力度的调整,都是本体觉在发挥作用,协调肌肉的张力。


本体觉发育不足的孩子,容易出现握笔过紧,写字歪斜等,很容易影响答题的节奏。


03

触觉

小时候经常光脚踩地、玩泥沙的孩子,触觉适应性较好。


考场上闷热的环境、桌椅的硬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状态,而触觉发育良好的孩子能够快速地适应环境;心理紧张时,也会下意识的通过调整坐姿等行为来稳定自己的情绪。


而训练不足、触觉敏感的孩子很容易因为这些触觉刺激而分心,影响正常发挥。


04

视觉

视觉统合能力强的孩子,在面对试卷上的文字与图表时,大脑可以更快的整合视觉信息、快速捕捉题干的关键词、梳理段落逻辑,自信从容的作答。


感统能力并非在高考时临时需要的“应试技巧”,而是贯穿在孩子成长全过程的底层能力。


就像盖楼的地基,小时候的基础打得越好,长大后的专注力、思维逻辑等就越强。


感统能力失调的信号其实从小就已经有所显现,可以仔细的观察一下孩子,看是否有这些行为:


2岁还不会跳、4岁经常摔跤、5岁还不敢爬高,阅读时漏字跳行、学习困难、暴躁没耐心…


如果发现孩子确实存在这些行为,可要重视起来,与其长大后因为能力不足惋惜,不如现在就给孩子做一次全面的感统测评,及时发现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