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371-63588809

【郑州启乐园感统】感统科普,孩子不知冷暖、不辨轻重,其实是这个能力有待增强。
发布时间:2025-10-31 12:05:32点击量:15

我们的大脑拥有卓越的辨识能力,使我们能够敏锐地感知并区分接触到的物体的各种属性,包括但不限于形状、尺寸、重量、体积、材质的细腻与粗糙、温度以及方向等,进而触发精准的行为反应。

举例来说,即便在没有视觉辅助的情况下,我们的双手也能凭借触觉的高度敏锐性,在混杂着大小各异、轻重不同、触感多样的圆形零钱中,准确无误地挑选出一元硬币。这一过程生动地展示了触觉辨识功能的强大与精准。


01

什么是触觉

图片

触觉,这一精妙的感觉系统,依托于遍布全身皮肤的神经末梢(即感受器),敏锐地捕捉并转化来自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变化、疼痛信号、压力作用及至微细的震动乃至皮肤上汗毛的轻柔拂动为感知信息。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感官体验,更是儿童认知世界的宝贵窗口。

触觉系统对于儿童的成长尤为关键,它如同一位无形的导师,引导孩子探索并辨识物体的轮廓与形态,区分其质地与特性,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出精湛的手部操作技能。每当孩童与玩具嬉戏,他们不仅用眼睛观察,更以双手触摸,时而甚至放入口中品尝,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实则是他们整合并处理复杂感觉信息的黄金时期。


图片


      通过全身各部位与周围环境的亲密接触,孩子们逐渐构建起对自我身体的清晰认知,他们利用头部转动、耳朵倾听、肩膀耸动、膝盖弯曲、脚趾轻触等动作,深刻体会并理解身体各部位的存在、功能以及它们与周围空间环境的微妙关系。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身体意识的觉醒,也为日后的空间感知与运动协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触觉系统在人类行为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生理机能的基石,也是心理成长的催化剂,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情感乃至社交能力的全面发展。


02

如何发现存在的问题

图片

我们可以通过细致观察一系列能力指标,来深入认识和准确评估儿童的触觉区辨能力的发展状况。这些指标涵盖了儿童对感觉刺激的敏感度、辨识能力、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表现。

首先,我们需关注儿童对感觉刺激的反应速度及理解能力。若儿童对触觉刺激反应迟缓,或需较长时间才能识别并理解这些刺激的本质,这可能是触觉区辨能力发展尚待加强的信号。

其次,儿童应能区分感觉刺激的强弱与大小,这是他们触觉敏感度与辨识能力的重要体现。能否准确判断物体的软硬、尖锐或圆滑等触感特征,同样是衡量其触觉区辨能力的重要标志。

再者,儿童在感知物体的位置、大小、方向、距离及速度等方面的表现,也是评估其触觉区辨能力不可或缺的维度。这些能力不仅关乎儿童的物理感知,还直接影响到他们与环境的有效互动。

同时,我们还需留意儿童在接收并解释信息方面的精准度,如听力和视觉的清晰度与理解力,因为这些能力往往与触觉区辨能力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儿童全面的感觉认知体系。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对于特定感觉刺激的强烈寻求行为,如频繁触摸、嗅闻物品,也可能是其触觉区辨能力独特发展轨迹的体现,家长和教师应以开放和理解的态度对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儿童参与的各项活动中捕捉到触觉区辨能力发展的蛛丝马迹。例如,观察孩子进食时的咀嚼效率与速度、穿脱衣物的能力与速度、对衣物正反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口语指令的理解与执行速度等。此外,儿童在玩具选择、偏好、整理方面的表现,以及语言沟通的清晰度,也都是评估其触觉区辨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对以上这些日常生活活动的细致观察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儿童的触觉区辨能力发展状况,进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支持与引导。

03

触觉区辨能力差的影响

图片
图片
影响孩子的参与性

孩子在融入感统训练课堂或社会活动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源于对新环境和新人群的陌生感与不安。为了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鼓励孩子勇敢尝试,用正面的话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和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与支持;适时提出合理的要求,引导孩子逐步适应并享受活动的过程。这样的努力不仅能帮助孩子克服初期的抗拒心理,还能为他们日后更广泛地参与社交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片
影响量的积累

感统训练的设计旨在通过不同难度的项目,促进孩子在原有能力基础上的逐步突破与成长。然而,面对挑战时,孩子可能会因遇到困难而感到沮丧,表现为哭泣、配合度下降,甚至影响到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动笔或动纸操作。这些行为不仅限制了孩子在学习上的进步,还可能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引发拒绝或逃避的态度。因此,我们需要耐心引导孩子面对挑战,教会他们如何克服困难,积累成功的经验,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图片
影响信息分辨能力

触觉区辨能力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孩子对有效与无效信息的分辨能力。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这种能力尤为重要。触觉区辨能力差的孩子往往难以区分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这进而会干扰到他们的前庭觉和本体觉的正常发展。前庭觉负责身体的平衡和空间感知,而本体觉则关乎肌肉、关节和骨骼的感觉反馈。当这些信息处理系统受到干扰时,大脑的信息获取和适应性反应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孩子在学习、社交乃至日常生活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提升孩子的触觉区辨能力,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04

训练游戏

图片



>>>>大小纽扣摸摸看


目的:提升儿童的触觉区辨能力,特别是通过对比大小、重量和材质的不同来增强他们的精细触觉感知。

材料:准备五对(共十个)大小、重量、材质各不相同的纽扣,确保每对纽扣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方法:将五对纽扣分为两组,一组放入不透明的袋子中,另一组则有序地摆放在桌面上作为参照。

引导儿童将手伸入袋子中,仅通过触觉来感受并挑选出与桌面上相对应的纽扣。每次找到匹配的纽扣后,都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反馈。

难易度调整:

对于初学者,可以减少配对的组数,如先从两对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若儿童在袋中挑选纽扣时感到困难,可以尝试一次只给他们一个纽扣,放在手背后让他们先辨识,然后再进行配对



>>>>擦擦乐


目的:增强儿童的触觉回馈体验。

提升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肌肉控制能力。

激发创造力,通过绘画和擦除的过程进行探索和表达。

材料:彩色粉笔、干净的塑料方块地垫1-2块(确保表面平滑且易于清洁)。

方法:让儿童趴在地上,使用彩色粉笔在塑料地垫上自由绘画或写字。鼓励儿童使用不同的身体部位(手指、手心、手背、甚至脚)来修改或擦掉已绘制的图案,重新创造新的作品。

难易度调整:

如果没有塑料地垫,可以使用地毯代替,但需注意清理工作。对于年龄较小或手部控制力较弱的儿童,可以提供更大的绘画空间或更简单的图案模板。



>>>>摸摸贴纸


目的:强化儿童的触觉辨识能力。

提升手部协调性和精细动作技能。

材料:多种图案和材质的贴纸。

方法:让儿童选取几张贴纸,并粘贴在自己的四肢上(注意避免敏感或不适的部位)。

闭上眼睛(或使用眼罩)后,通过触觉来感知并识别各张贴纸的位置,然后尝试将它们一一撕下。

难易度调整:

可以组织几个儿童一起参与,闭眼互相寻找并撕下对方身上的贴纸,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选用大小、形状、材质各不相同的贴纸,增加挑战性和辨识难度。

设定时间限制,看看儿童能在多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贴纸的寻找和撕除任务。

变换游戏形式,如使用晒衣夹或发夹夹在衣服上,然后让儿童闭眼寻找并取下这些夹子。

感觉统合能力是一起能力发展的基础,我们一定要科学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各种表现,帮助孩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