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12种学习方法
发布时间:2017-05-18 16:47:29点击量:281
一.贪玩厌学
对学习总是维持三分钟热度,难以保持长久的热情,比如,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容易的学习内容,就学的很有劲头;遇到不感兴趣的、有难度的内容,立刻就失去了耐心。因此有不少家长这样抱怨:我孩子不比别的孩子笨,就是没耐性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总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问题表现:
喜欢做小动作,如抖腿、转笔等
缺乏耐力与毅力,不能静下心写作业
学习有惰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原因分析:
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任性、贪玩,意志未能从小炼
在学习上怕吃苦,总希望能投机取巧走捷
缺乏自控力,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
解决方案:
树立学习榜样,塑造学习典范
兴趣教学,培养对学习长久的热情
创设疑难情境,在磨砺中培养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二.粗心大意
孩子很聪明但学习就是粗心大意,怎么办?
有的家长常说:我孩子挺聪明的,哪样都行,就是有点粗心。粗心马虎不是学习应有的态度,有不少学生就是粗心马虎造成的1分之差而错失了理想学校。粗心马虎,归根结底是习惯养成的问题。如果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试时心里一紧张,粗心、马虎的问题又升级了,考试分数当然大受影响。即使是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因为粗心大意而丢分数,影响到学习成绩。
问题表现:
写作、做题、阅读时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平时写作业不认真,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考试时焦虑急躁,经常漏题、做错题
做事没有计划性,经常一边学习,一边想着其他的事
原因分析:
缺乏兴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缺乏耐性,自我控制能力差
思想涣散,思维跳跃幅度大
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责任心
解决方案:
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在快乐的氛围里学习
定制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专项注意力训练,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课业责任感
三.苦学无效
孩子一直苦学习但效果就是不明显
无效是学习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很多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学习上,但学习效果却不佳,似乎学习的努力程度与学习效果并不成正比。这种现象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慢慢的会使本来勤奋刻苦的学生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从“不会学”变得“不爱学”或“厌学”。
事实上,真正影响学习效率的并不是学习时间的长短,很大一部分是缺少针对长、中、短期学习的周末计划,缺乏对学习时间的精细管理,甚至正是因为不善于休息,不会劳逸结合而导致了效率低下。
问题表现:
对知识生搬硬套,不能变通运用
习惯机械记忆,不重视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在课外花的功夫不少,但考试分数始终不上不下
原因分析:
无计划:学习盲目、漫无目的,没有详细的规划,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学到哪就是哪,兴趣来了就学,没了就不学,想学什么就什么,完全没计划。
无方法:不会安排时间,不会利用黄金时间,不会合理的分配时间,不懂得劳逸结合,造成学习上过多的无效劳动。
无规律:学习仅凭一时的热情和兴趣,导致时间上的无谓浪费。
解决方案:
制订计划,使学习目标清晰可见,学习时间有章可循。
掌握方法,把握学习的黄金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利用有效的时间有效的学习。
形成规律,固定学习时间,劳逸结合,高分回报。
四.过分偏科
孩子偏科该怎么帮助他?
偏科指在学习学校文化课程中,某一门或者几门学科成绩特别好或一般,另外的学科成绩特别差或较差,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偏科”。其实偏科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可怕,同学们对各门课程的兴趣不同,投入的精力不同,各科的成绩难免存在差别。一旦这个差别比较大,被人意识到了,便成了偏科。偏科现象出现的高峰期在初中,这与初中生特定的心理,生理以及课程的加重有关。学生一旦出现偏科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引导,往往会造成烦躁和厌倦,进而产生对学习的厌烦情绪,很可能波及其他学科。
一科突出,其他平平
文科或理科突出,另一方面较弱
一科较弱,其他都较强
原因分析:
受教师影响,丧失对这一学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家长的爱好以及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
学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解决方案:
正确认识障碍,排解不愉悦的心理体验
激发“弱科”兴趣,锻炼学习意志
发挥“强科”之长,以长促长,取长补短
五.学习盲目
怎样解决孩子盲目的学习
这类孩子往往是没有别人的安排就不知所措的“乖孩子”。从小在家长的权威中长大。家长让学什么就学什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没有违反的可能。渐渐不知道该如何计划自己的学习,感觉学习只是完成学校的作业,此类学生一般成绩还可以,但是很难进步。
问题表现:
课堂上不知道要干什么,只是随了别人在学习。
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自主意识。
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计划,很少能完成学习任务。
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方式让孩子自主意识缺失。
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解决方案:
激发学习兴趣。
重塑学习动力。
培养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
六.应试紧张
教您控制孩子学习上的情绪波动
情绪波动是学生当中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对自己的情绪比较难以做到收放自如的平衡和控制。所以,一旦在学习上遭遇挫折,或者某一阶段心情低落,学习成绩也就因此起伏不定。这类学生大多数平时学习不错,做练习也答的不错,但往往一到考试就出状况,考试成绩与自己估计的分数出入很大。事实上,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出在学习心理和应试技巧上。
问题表现:
兴趣和情绪容易变换,不喜欢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学习
考了高分后,骄傲自满;考了低分后,焦虑不安、自卑、迷茫
自怨自艾,沉浸在学习失败中不能自拔
原因分析:
思想压力过大,导致在考场上过于紧张,发挥失常
缺少应变能力,遇到生疏的难题时束手无策
学习心态不佳,太过于看重考试分数
学习中遇到困难不善寻求帮助,总是自己钻牛角尖
解决方案:
释放压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稳定情绪,正常发挥知识水平
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学习困境
把握节奏,从此告别学习疲劳
七.习惯不好
怎样解决孩子学习习惯不好的问题?
学习习惯是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一个人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对其学习成绩直接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分阶段、按部就班地给以指导,并且需要学校和家庭互相配合。只有找到情绪困扰的根源,帮助学生逐步卸下心理上的负担,树立起孩子对自己和对学习的信心,才能使不良习惯最终消除。因此,习惯矫正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气质,采取不同的方法。
问题表现:
学习被动,缺乏主动性
每天埋头学习,成绩却不理想
原因分析:
学习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
不会科学利用时间,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实际效果却不佳
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依赖这种方法的学生会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
解决方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要学会善于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
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科学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八.信心不足
孩子学习信心不足怎么办?
自信心的培养,对孩子很重要。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即使做了,也是虎头蛇尾。对孩子,要多加鼓励,让孩子们树立起自信心。许多家长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攀比,恨不得将所有孩子的优点都集中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家长应接受孩子在学习上的不足,不应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
问题表现:
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集体面前讲话。惧怕参加集体活动,害怕与别人相比。
不敢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同学后面,从不充当领导者。
遇到困难常常害怕,退缩,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
原因分析:
缺乏独立性:现在的学生多为独身子女,家长过度溺爱、娇惯,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缺乏独立性,使他们更易遭受失败、挫折,造成自卑。
家长过高的期望与要求:家长期望值过高,会使孩子望而生畏,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一但期望值落空,就会使孩子走向自卑。
解决方案:
尊重与宽容: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产生一种成功的情绪体验,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自信心理。
增加孩子成功的机会:如果一个人总是失败,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就会降低,反之则会增强。
九.上课走神
孩子上课老走神怎么办?
听课是学习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学校规划了每天6-8个小时的上课时间,当别的同学上课在专心听讲,自己却上课走神,毫无疑问自己的学业就要落后了。上课走神,就会造成知识疏漏。很多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就是因为思想涣散,课堂上注意力经常不集中,所以导致基础薄弱、知识生疏等等一系列学习问题。
问题表现:
课上精力无法集中,开小差
写作业的过程中常出现“神游”现象
在课堂上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积极参与同学讨论
原因分析:
之前学过的知识没有消化好,跟不上课堂进度
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所以思想涣散,易受外界打扰
老师教学方式呆板、枯燥,导致学生兴趣注意点转移,无心听课
解决方案:
生动讲,巧抓学生兴趣点,吸引学习好奇心
专心听,老师一对一解疑难,集中学习注意力
敢于问,师生合作交流,共同提高课堂效率
重点记,课堂勤记笔记,上课不再开小差
十.效率低下
孩子学习效率低下的解决办法
有很多中小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懒惰,相反的,有好多学生学习起来特别认真,恨不得将自己的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可是虽然时间花了这么多,却总是不见成效,学习效率很低下。
问题表现:
听课反应慢,容易走神
课后复习慢,没有头绪
作业完成慢,影响睡眠
考试速度慢,答不完卷
原因分析: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知识时需进行多次的重复;
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兴趣不高,无法收到良好效果;
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没有计划,效率不高。
解决方案:
学习时集中注意力,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杂念;
学习主动,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十一.思维呆板
孩子死记硬背不会举一反三怎么办?
有些平时挺勤奋好学的学生,学习的效果却不是很显著,他们可能更多的是被动、机械的接受知识的灌输,比如:笔记记的很好,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规定学什么就学什么,规定怎么做就怎么做,等等。学习是有规律、有窍门可循的,缺乏思路,不善于思考,即使再埋头苦学,也是效果甚微,或者徒劳无功。
问题表现:
背书时倾向于死记硬背
做题思维单一,刻意钻研题目,死抠细节
不知道怎么运用知识点,往往感觉学会了,但一考试就蒙了
原因分析:
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不会主动思考,对学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迷信书本,参考书、练习册和参考答案,缺乏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维方式呆板单调,不会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
被定式思维所束缚,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解决方案:
主动思考,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广开思路,找到解题突破点
敢于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
十二.心理失调
孩子学业压力太了,影响心理健康怎么办?
由于升学、就业压力、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自杀、反社会行为逐渐暴露出来,心理健康教育也被纳入了公办教育,但是每年总有这样那样的报道让我们痛心疾首,各地频发中学生自杀事件、中学生弑母事件、大学生跳楼、大学生因感情问题杀人事件等等,这无不让我们敲响警钟,心理健康要从小关注。
问题表现:
1.多动儿童综合症,这是低年级学生发病较高的一类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活泼过度,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特别容易冲动,自我克制能力较差;
2.冷漠与孤独,这类学生对人对事都很冷淡、漠不关心,有时甚至冷酷无情。他们在学校对所学的知识不专心,没有学习热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
3.过度自卑,学生时期是自卑感的多发期,大多数学生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自卑感受。过度自卑的学生,胆小怯生,非常害怕在他人或大庭广众面前说话做事,常常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他们缺乏自信和勇气,不敢交际,畏惧失败;
4.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心理,伴有焦虑悲哀、猜疑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情绪。具有嫉妒心的学生,不仅对他人先天的身材容貌、聪明伶俐、惹人喜爱产生妒忌,而且对其他诸如荣誉、地位、家庭状况等也产生嫉妒;
5.抑郁和焦虑,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对学生生活不满意、睡眠无规律等原因造成的。焦虑则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的不愉快心理状态,常伴有忧虑、烦恼、不安的情绪体验。适度的焦虑对人并无害处,有时还有助于人更加深思熟虑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但过分焦虑并成为一种习惯的反应方式,则属于心理上的问题;
6.神经衰弱,一般始发于初中阶段,至高中阶段发病率递增。神经衰弱的一般症状为:精神不振,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有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性情烦躁,好动怒,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和成绩下降等;
7.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的发病年龄为10~30岁,但大多发生在15~23岁之间,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食欲不振、呕吐或拒绝进食等。女生的发病率远高于男生,主要是由于学生有意识地限制饮食而引起的;
8.希死心理与自杀,人在心理上希望死亡的心理活动称为希死心理,它是使人完全陷入了异常境地的心理活动。自杀则是希死心理发展为自我毁灭的行为,是一种试图以自己的生命解决生存意义问题的行为。
原因分析:
学业压力,过大的升学考试压力会引发学生的抑郁焦虑等情绪;
家庭环境,父母要求过严,抑制性格特征发展;父母离异,影响孩子交往能力等;
学校环境,考试排名,注重升学率忽视成绩差的学生,会助长学生的自卑和嫉妒;
社会环境,网络、不良书刊都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社会传媒的不良信息;
解决对策:
人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受社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制约,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是可变的、可逆的和发展的。中学生一定要学会适应社会、适应竞争,像重视身体健康一样重视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同学不要紧张、不要慌张。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学会心理调适,把轻度的心理问题调适成正常人的心态。
1、学会微笑;
2、多想自己开心的事;
3、语言调节法,当遇到消极情绪时候,可以自己默念“我能行、我不生气、镇静、忍”等等,起到良好的心理暗示;
4、深呼吸放松法,克制紧张、焦虑有很好的作用;
5、音乐欣赏法,陶冶情操;
6、想象放松法,克服自卑;
7、积极参加团队生活,学会分享感受,确立良好的沟通模式,消除人际交往敏感和心理不平衡及敌对现象;
孩子一直贪玩不喜欢学习怎么办?
问题表现:
8、培养学习以外的兴趣,如体育,使学生克服自卑胆小,培养勇敢的精神战神困难跨越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