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启乐园感统】纸质阅读,更能培养孩子专注力?
发布时间:2025-11-10 10:12:48点击量:1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子阅读慢慢替代了纸质原版书,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让孩子用电子产品阅读。有家长说:“现在纸质书籍好贵,几百块也买不了几本书,孩子看几天就没得看了;可是用同样的价格,却能让孩子在电子图书馆看到成千上万本书。”乍一看还真是这样,反正都是看书,电子书籍比买纸质书实惠不少,还不如给孩子看电子书。马里兰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Patricia Alexander 针对电子阅读的研究报告发现:阅读电子书专注力低于纸质书。因为人们在对着电子屏幕阅读文本时,注意力是跳跃的,而不是顺序的。而孩子的注意力尤其跳跃,更容易被特殊字体、特殊色彩、链接、图片、按钮等等其它东西吸引,手机不断弹出的通知信息也很容易打断孩子的思路。并且,同样的文本,在复述故事事件顺序、理解故事内容、对故事细节的把握上,屏幕阅读都比纸质阅读的表现差。这一点在新一代儿童中更加显著。由于他们的前额皮质(大脑负责专注、自控的区域)还没有发育成熟,更加不可能专注于阅读本身,孩子们的注意力无一例外,会迅速被屏幕上其他东西吸引走。“纸质阅读有点像冥想,会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静止的东西上,”挪威斯塔万格大学读写技巧教授 Anne Mangen 在一次演讲上说:“和电子阅读相比,纸质阅读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沉浸式体验。我认为能坐下来静静地去理解和分析一些不乱动、不吵闹、不会打搅我们注意力的文字信息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孩子可以在阅读纸质书籍的过程中主动吸收其中的营养,当他们拿着纸质书阅读时,脑海里会有回路,停顿和思考,要是碰到喜欢的情节或者是图画,也会主动地看很久。电子阅读则让孩子处于被动吸收的状态。孩子在用电子产品读书时,一般都是一气呵成,很少停顿,孩子也会随着屏幕往下看,脑子并没有产生回路。这时,书里的内容和观点是被动吸收的。孩子抱着手机的时候,时间在肆无忌惮地流淌,而他们抱着书籍的时候,思考力会潜移默化地深刻。孩子的翻书过程,其实是不断思考的过程。很多儿童经常看完一页书,迫不及待想看第二页,因为他们很想知道故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当看到故事结局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经常会情不自禁喊一声“啊?”浏览纸质书的过程是孩子产生批判性思维的很好方式。阅读过程就是与自己惯性思维做比较,书籍中的情节和自己的预判不一致时,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这点来说,纸质阅读确实更胜一筹,因为在孩子浏览电子屏幕还没来得及构思的时候,他已经滑到很多页之后了。当然,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电子阅读的流行一定有其合理之处。相比于纸质书,电子书籍虽然对孩子专注力、思考力的掌控都不及纸质书,可是它的容量、多样化还有便携程度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不应该完全抛弃电子阅读,而是应该根据阅读的内容和场合让孩子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那么,如何在数字化的阅读趋势下,引导他们合理使用各个方式阅读,真正在书籍里获得体验,增强思考力和专注力呢?首先是培养孩子使用各种媒介的思维习惯,家长可以安排不同比例的文本类型,鼓励孩子在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中切换,培养孩子不论在纸质阅读还是电子阅读时都能进行深度阅读的技能。还可以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媒介,让孩子学会根据阅读目的去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当孩子只需要了解文章主要信息时,可以选择阅读效率更高的电子阅读。当孩子需要深入思考分析文章内容时,就可以建议孩子选择纸质阅读。除此之外,当孩子还不具备足够的自制力时,如果孩子需要阅读电子书籍,家长应当帮助孩子排除电子阅读时其他的无关干扰,比如关闭与阅读无关的APP及各种弹窗广告,让孩子能够更专注于阅读。